商贸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回复: 0

家居的风口在哪里?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2-11 20: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文如下:
—1—
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变化中,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找到不变的盈利方式。
家居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目前整个家居行业,依然处于荒蛮、混乱、残酷之中,行业的不成熟却被成熟的市场不断地挤压,若是生米煮成熟饭,行业就真的被革命了。
今天,大家都说家居行业难做,难做,而我们以为这不过是传统的做法在底层的人被压榨的结果。
不行,你可以看看那些头部品牌公开的财务报表,瞧见他们的盈利数据没?大多数的毛利空间均在35%以上。
在一个倾向盈利倾向成熟的行业,这样的盈利简直不可思议。而作为终端的门店,不管你是品牌的加盟店,还是无品牌的门店,你的毛利是多少?


若你以单个产品的盈利算法来看你的毛利能力,大概是比较欣慰的。然后,从整体营收来看,你敢说你的盈利会超过20%?
曾经我们问过一个年销量在8000万以上的门店,一年的纯盈利是多少?他说只有8—10个点。(我们认为这是真实的)
于是,产品的溢价能力,成为品牌与非品牌在市场较量的交集点。做品牌的一定会告诉你,经销他的产品,利润高;而非品牌的说,我们的产品能走量。
—2—
从整个家居产业链角度看,如今的市场品牌尚未被定格,尽管制造端已经有了头部品牌的出现,但还不足以说明市场被定格了。
一个市场是否成熟,不是由制造端的企业决定的,而是由渠道的变革与固化而决定的。所谓渠道为王,依然是评判一个行业成熟的重要指标。
渠道的成熟,总是会从松散的经销关系,慢慢走向连锁关系。而连锁关系一旦稳定,其将通过规模效益去驱动市场占有率,最终成就市场王者。
未来,家居领域的品牌不过两种类型:企业品牌和渠道品牌。任何单一的产品在市场上,在无数的品牌竞争中,都难以胜出。
产品思维的人永远不会懂市场渠道的变革,船大难掉头,历史证明,制造型企业品牌,一招不慎,最容易由荣而衰的。
懂渠道的人因为懂客户,因此更懂产品。关键是拥有渠道的人,发现A家产品不适销,可以立马掉头跟B家合作,而不至于难掉头。
从欧美的家居发展史你会看到,最后能够影响市场,并活得不错的家居品牌都是渠道品牌。在重服务的行业,渠道品牌的影响力一般会大于企业品牌。消费者可以直接接触终端门店,而无法与总部交流。
—3—
哪种盈利模型可以跑通终端连锁化的渠道?
终端的盈利模型,终究不过2种:性价比型的和溢价型的。凡是能普遍具有适应性的,都是性价比型;反之就是溢价型,也就是所谓的高端定制类。
商业认知有偏差的人会以为低价的没有钱赚钱,高价的才有利润。但真实的商业思维会告诉你,你的投资和回报比,才是最终的商业目的。


性价比表面是低价,实质是强大供应链管理的效益。
而高溢价的模型虽然也有市场,那不过是百里挑一的对消费者苛刻的要求。尽管高端市场依然存在,但不是每个人有资格获取。
所有的盈利取决于市场的竞争格局,共存并非市场的本意,消费者用钱投票,才是市场本色行为。而在性价比面前,大部分的消费者就将失去原本的抵抗力。
—4—
在国外,有四种类型的门店是家居领域的主流:综合店、仓储店、折扣店、体验店。
而在国内,你会看到综合店,体验店,仓储店,但似乎又无法清晰定义谁是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纠结呢?
归根到底是模式的问题。不论管理模式,运营模式,商业模式,跟成熟的业态相比,我们依然是落后的农业时代。
当产品不再驱动市场的时候,模式驱动一定是主导。比如我们的综合店,不管是红星这类的,还是独立店的综合店,你会发现不过是产品的毫无模式的堆积,并不能像宜家、家得宝等门店的规范。
体验店也是,而真正的体验店不是看在家居市场里面的,他的渠道一定是社区或商超里的。体验不能接触到更多的用户,体验就是老板自己一个人的体验,有什么意义?
我们都抱怨客户太挑剔,原因是我们无法帮客户确定其该确定的不确定因素。就拿一个价格标为例,你能看出你的性价比参数吗?
稀里糊涂带来的后果就是客户的挑剔,其实,是客户的不信任。
—5—
为此,纵观家居行业的难,不过是太简单,太粗犷的原因,大家依然躺着红利时代的功劳簿上,期望市场哪天会有好转。
这样的心态只能在等待中煎熬……
管理不变革,业态无法重塑,新商业模式需要新算法的驱动,而一个老旧的头脑,难以憋出什么新花样。
4P营销理论被玩透,依然走不出4P的陷阱。研发、产品、营销、管理、运营……我们熟悉的不过是最低端的产品和营销,变着花样把玩。
若说4C理论能超越4P理论,拯救苦难中的商家,其实也是假的。顶层思维设计告诉我们:若是模式不改变,一切都将依旧。
卖货是现有商业的底层最浓的色彩,这就好比一个农民,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他永远也成不了城里人。
今天的货,未必是明天的钱,弄不好还要砸在手里。当我们明白如此商业逻辑的时候,你是否还会对货感兴趣?
在商业架构里,货就是赚钱工具,那么赚钱方法在哪里呢?
商业模式驱动。
当大家都陷入卖货这种最简单的商业模式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要换一种模式呢?
(本文有点长,下一期告诉你被市场证明过的最有效的仓储模式,其实非常适合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商贸通

GMT+8, 2025-4-20 14:34 , Processed in 0.82136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