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回复: 0

谁能抢占智能网联市场未来“智高点”?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8 18: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ITS智能交通

在今年10月召开的世界智能网联大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志新曾介绍说,目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0万辆,较2016年上涨了1.5倍。我国已形成市场规模为引领、技术水平不断迭代、产品功能不断创新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新业态,并逐步推动智能网联核心产业从培育期进入市场化的阶段。



什么是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并最终实现代替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也被认为是搭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亦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开放各级测试公路超过7000公里,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

当下,伴随智能网联汽车场景的持续扩大与应用,在给人们生活方式与交通出行方式带来改变的同时,也使得全国各地“智慧之城”的建设加速进行。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的自动驾驶示范区实现了车路云一体化功能的覆盖。专网已经实现了60平方公里的铺设,未来全市将把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至500平方公里。

11月初,上海市先后出台《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和《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实施细则》两份文件,助力当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

把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发展重头戏的远不止北京、上海。今年以来,深圳、江苏、广东等许多地方纷纷出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方案、规划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热情愈加高涨。

尽管产业整体发展向好,但具体来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在关键技术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明确指出,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方面的自主可控仍是当前我国智能汽车产业的短板弱项,需要加大突破力度。比如,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智能网联汽车存在一定的不适用性,这是全球的共性问题,也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社会更加理性地看待产业发展。

北京:力争2025年渗透率达80%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成为北京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根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坚持网联式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推动车端智能、路端智慧和出行革命,加速传统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智能网联汽车(L2级以上)渗透率达到80%”。

在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北京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不断突破,先后发布了高速公路测试、无人化城市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无人接驳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等一系列具有全国首创地位的创新管理政策——

2016年,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意见》,其中重点提及新能源汽车的新业态培育,并将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领域。同年,发布《北京市智能网联驾驶技术创新工程(2016年-2025年)》,拉开了北京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布局的序幕。

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

2018年,《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出台,提出要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领先城市。

2020年9月,北京在经开区启动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在60平方公里核心区内,实现了329个智能网联标准路口、750公里城市道路和10公里高速公路的车路云一体化功能覆盖,网联云控系统实现了车路数据融合,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EUHT专网覆盖60平方公里,分米级高精动态地图平台搭建完毕。

2021年4月,北京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设立在大兴区。通过构建适度超前的政策管理体系,为智能网联汽车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推广提供支撑。

2021年11月,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落户经开区。

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中旬,北京累计开放经开区、海淀区、顺义区、房山区、通州区、大兴区6个区域323条1143.78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其中,支持无人化测试的道路达到3个区域82条423.26公里。而北京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累计里程超过957万公里。

上海:立法支持无人驾驶

近日,上海人大官方平台发布公告称,《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2022年11月23日通过,将自2023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意味着,上海在推进高阶自动驾驶落地上面,再次迈出了关键一步。

根据公告,本《规定》所称的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内不配备驾驶人和测试安全员的智能网联汽车。

换言之,今后有需求的企业将可以在浦东新区开展车内全无人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商业化运营等创新应用活动。

《规定》共34 条,适用于在浦东新区行政区域内划定的路段、区域开展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商业化运营等创新应用活动以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将于2023年2月1日起施行。

其中明确,开展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的企业应当申请安全性自我声明的确认。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经安全性自我声明确认的,可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领车辆号牌;取得车辆号牌的,可以上道路行驶;经交通部门审核同意的,方可从事道路运输示范运营活动。

在数据保护方面,《规定》提出,开展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的企业应当按照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落实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责任。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涉及国家安全、个人信息等数据泄露、损毁、丢失等情况的,有关企业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在事故责任认定方面,《规定》提出,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在开展创新应用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其中,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损害,依法应由智能网联汽车一方承担责任的,由该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所属的企业先行赔偿,并可以依法向负有责任的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者、汽车制造者、设备提供者等进行追偿。已经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商业保险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以及车路协同云控平台采集的数据,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查核实无误后,可以作为认定交通违法行为和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依据。

深圳:2025年年底率先实现“一城千辆”

近日,《深圳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和《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相继印发,明确到2022年年底,深圳测试示范车辆将达到300辆,开放测试道路里程达到300公里以上。这是继8月全国第一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生效后,推进《条例》各项法规高效实施的一部重要的配套政策。

《方案》提出,到2023年年底,深圳将全面形成基于特区法规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管理制度体系,打造全国首个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全城开放的示范城市;到2025年年底,率先实现“一城千辆”,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城市标杆。

《细则》进一步扩展了深圳自动驾驶测试示范的道路及类型,将测试示范道路扩展到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区域,并明确测试示范车辆包括乘用车、商用车辆和专用作业车;针对申请无人道路测试、无人示范应用的车辆,分别设置了累计3万公里、1万公里的里程门槛,并限定首次申请车辆数、安全员配置要求等条件。

无锡:车联网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无锡是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也是整个行业发展浪潮的缩影。

早在2018年,无锡就开始启动车联网(C-V2X)城市级示范应用项目(一期)和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建设;2019年,无锡获工信部支持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2021年,无锡再获批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首批试点城市。

经过多年发展,无锡在车联网产业基础设施、应用场景、政策标准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顶层设计基本成型,一批项目落地实效显现。据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无锡车联网及智能网联汽车核心产业规模超260亿元,已完成1000公里智能网联道路建设,落地十大类应用场景。

此外,无锡创新性出台全国首部车联网领域地方性法规,发布全国首个智能网联道路建设市级地方标准,出台2.0版本的《无锡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成为全国首座开放全域测试与示范的城市,为江苏及全国的车联网先导应用和复制推广提供示范。

“无锡已初步构建了车联网技术在无人清洁车辆、自动驾驶出租、无人物流等应用场景的雏形,为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商业落地、推动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无锡市工信局副局长秦晓华说。

目前无锡各行政区域依据区位优势,已形成不同方向的错位发展格局。滨湖区、经开区依托车联网先导区和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优势,构建车联网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锡山区则围绕南山车联网小镇建设车联网产业示范集聚区;新吴区开放测试道路则主要面向物流、厂区货运等特殊场景。

不断夯实产业链,是无锡车联网走进现实、贴近生活的基础,也是车联网从场景探索到产业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无锡把抓产业链发展和先导区建设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强基补链招商引资,引导产业聚集。以南山车联网小镇和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产业园为例,围绕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两条细分产业链,目前已集聚文远知行、车联天下、科大讯飞等行业头部企业,以及天安智联、大唐高鸿、仙途智能、米文动力等新锐骨干企业。物博会期间,还将有多家重磅企业落地无锡。

放眼无锡全市,已聚集车联网核心企业160余家,涵盖智能化车辆零部件、智能模组、终端和芯片、整车制造、路侧设备、车路协同系统集成、车联网平台及服务、其他产业配套等各个环节。

在智能汽车的发展上,多地把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作为发展重点。江苏省工信厅6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要建成国内领先的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创新链。

苏州市于9月专门出台《苏州市培育发展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计划于2023年全市智能车联网产业直接产值达500亿元,2025年达800亿元。

广州市于7月发布《广州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指出到2024年初步建成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自主可控为导向的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群。

此外,其他地区也开始加快追赶步伐,相继出台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相关规定。浙江绍兴市、山东济南市和淄博市、辽宁省大连市等地今年也陆续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对道路测试与示范主体、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申请与管理、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内容来源|运输经理世界

加入免费的「智慧城市之智慧交通」知识星球可了解更多行业资讯和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商贸通

GMT+8, 2025-4-20 21:04 , Processed in 0.2891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