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回复: 0

雷丁汽车创始人实名举报县委书记的“是与非”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17 15: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题:雷丁汽车创始人实名举报当地官员:被逼虚报产值近50亿元





财联社

关注
2023-01-15 09:10
上海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曾乐 财联社
1月14日小年夜,一篇题为《雷丁汽车创始人李国欣实名举报潍坊市昌乐县现任县委书记王骁“一把手霸权”》的文章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该篇文章由“雷丁汽车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
同时,雷丁汽车创始人李国欣在雷丁汽车视频号发布了一则时长约一分钟的视频,称“昌乐县现任县委书记王骁逼迫公司提报虚假统计数据近50亿元”。
针对上述情况,《科创板日报》记者联系雷丁汽车方面以试图了解更多细节。对此,雷丁汽车方面相关人士回应称:“不太清楚。”而对于企业经营状况等情况,截至发稿,该相关人士尚未予以回复。
与此同时,《科创板日报》记者试图联系雷丁汽车另一位高管,对方则表示“已离职”。
最新进展显示,1月14日晚间,对于该事件,潍坊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省市联合调查组对雷丁汽车集团实名举报一事展开调查》,文中提到,“针对雷丁汽车集团创始人实名举报潍坊市昌乐县委主要负责人一事,山东省已成立省市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驻昌乐县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依法依规处理。”



图/潍坊发布微信公众号截图
雷丁汽车创始人实名举报背后,企业陷入“停工停产”危机
《雷丁汽车创始人李国欣实名举报潍坊市昌乐县现任县委书记王骁“一把手霸权”》文章中提到,“现任潍坊市昌乐县委书记王骁‘一把手 霸权’,为彰显地方政绩,逼迫我企业2022年10个月虚报企业工业产值及销售产值46.83亿元。”
具体来看,该文章称,“自2022年3月起,逼迫雷丁等当地大企业虚报企业工业产值和销售产值数百亿。2022年雷丁汽车集团在当地共上报工业和销售产值67.28亿元,但财务数据显示企业实际数据为20.45亿元,我们企业按照王骁要求累计多虚报了46.83亿元。地方政府决定企业生存,作为企业创始人既担心得罪王骁书记,又担心被列为‘统计失信企业’后影响企业征信,权衡利弊后万般无奈只能按照王骁书记要求上报数据。”
“目前雷丁企业已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上述文章中提到。
就在2022年11月21日,雷丁汽车宣布完成A轮融资,整体融资规模为32亿元。该轮融资由潍坊市潍城西部投资发展集团领投。
不过,上述融资进展并不顺利。“我们也在积极寻求外部资本的投资,虽然得到了32亿的融资支持,但昌乐县政府一直不愿为雷丁提供抵押物续贷支持,极大影响了投资机构的信心,截止到今天,融资的资金并没有按照约定如期到位。”雷丁汽车方面在文中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自2008年起,雷丁汽车主要业务为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制造,旗下主要产品有:雷丁芒果、雷丁芒果Pro、雷丁芒果Max。
2019年1月,雷丁汽车正式入主野马汽车,收购野马汽车资质。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野马汽车)大股东系雷丁汽车,后者持股比例为99%。



产品方面,2021年4月,雷丁汽车第一辆新车芒果在昌乐下线;2021年12月28日,作为雷丁芒果系列的第二款车型,雷丁芒果Pro(4门款)正式下线。据介绍,2021年,雷丁汽车获3万辆订单。
但自2022年起,雷丁汽车频被曝出陷入负面风波。其中,2022年12月,雷丁汽车被曝出拖欠经销商货款发不出车。
彼时,雷丁汽车方面向媒体回应称:“今年资金和产能都比较紧张,所以交付的车只能保证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的确给一些经销商伙伴造成了影响。为尽快拿到车,一些经销商只能选择继续相信雷丁,多名经销商向媒体透露,在经销商打款雷丁不发车也不退款的情况下,厂家依然要求经销商继续打款,只有继续打款才会发车。”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实名举报文章中,落款为“李国欣,代表数千名员工及家属和经销商、配套商叩首陈情”。
而对于该事件后续发展,《科创板日报》记者也将持续跟进报道。
以下为《雷丁汽车创始人李国欣实名举报潍坊市昌乐县现任县委书记王骁“一把手霸权”》原文:











原标题:《深夜突发!实名举报当地官员,雷丁汽车创始人:被逼虚报产值近50亿元,山东成立联合调查组》
阅读原文
再来参考律师的观点:

如何看待企业家举报县委书记霸权?

原创 吴老丝 天下说法 2023-01-15 11:31 发表于天津
昨晚,一篇雷丁汽车集团创始人实名举报潍坊市昌乐县委书记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雷丁汽车创始人李国欣实名举报潍坊市昌乐县现任县委书记王骁“一把手霸权”》)。我当时就将之转发给潍坊昌乐的一位朋友。我是他们律所的顾问,曾多次去潍坊,也去过他的老家昌乐,所以对这个地名很熟悉。可是这位律师哥们说,“数据造假跟拒绝担保没有任何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只能说明这个老板不讲武德。潍坊的数据造假是真的,但我觉得昌乐这个书记做的没错,让政府拿着全县的财政给一个私营企业担保,企业出了问题让全县纳税人埋单,凭什么啊?政府拒绝担保就是在纠正之前的违规行为,这个新书记敢这么做至少证明没收这个企业的钱。”



我起初没有细看,以为是在举报腐败,他这么一说,我才回头审视,发现举报的是县委书记“霸权”,大意是说县委书记为政绩让企业数据造假,然后企业贷款要求政府担保,政府不担保。这两个问题似乎真的没有必然逻辑关系。前者即使存在,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书记肯定有责任。但后者错在哪呢?政府有为企业提供担保的义务吗?如果企业经营不好,甚至资不抵债,政府是要当接盘侠吗?我这个疑问,是有一定依据的。数据造假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我绝对不是为昌乐政府背书,只是说这种事天天都在神州大地上发生。远的不说,就官方现在还在每天播报的几十几百的新冠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哪有一点真实性?可是照样堂而皇之,把人民群众当成傻子一样。地方官员为了完成政绩,尤其是疫情防控放开以后,跃跃欲试的经济大跃进,哪个地方官员能置身事外?欺上瞒下,不是一贯的作风吗?



可是贷款这事儿,关系到地方政府的金融风险,万一企业破产了,这债谁背?在雷丁汽车看来,企业给地方政府提供粉饰数据,地方政府给企业风险买单,这是天经地义的吗?这是一个利益链吗?必须勾搭在一起各取所需?政企分离讲这么多年,还是得绑在一起吗?企业不能独立经营,怪谁呢?公司经营状况出问题,全得政府兜着?续贷不成就举报?这不成敲诈了吗?我看了相关的资料,该企业经营确实有问题。因此,我对调查组的结论不太乐观,这很可能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迫于舆论压力,县委书记被免被撤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不存在腐败,这个处分也够重了。而企业也不会就此解决贷款问题,地方政府考虑自身风险的决策本身没有错,错的恰恰是捆绑。无论企业多想活下去,主要还是靠自己,而不是政府干预,否则破坏的只是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过去那种政府企业互相哄,一个哄政策一个哄政绩的做法该改变了。



山东这次成立调查组反应很快,对舆情处置也很及时。事情不复杂,希望在年前能公布调查结果。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如果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当然更好。今天看到新闻,八省市领导密集表态,说企业家是自己人,这让我有点意外。难道此前一直都不是自己人?我不禁想起在过去几年扫黑除恶中,被上纲上线拔高凑数的一些民营企业家,至今还蒙冤申诉无望。我也不禁想起因为举报县委书记,结果被扣四个罪名,至今在服刑的河南郸城民营企业家申某奎。还有至今在天津武清看守所里被羁押四年仍未等到一审判决的深圳民营企业家唐某文,何时能让无辜的“自己人”回家过年呢?他们应该都认同:霸权不可怕,可怕的是冤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商贸通

GMT+8, 2025-4-20 08:19 , Processed in 0.7036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